热门关键词: 自贸区清关材料 进口清关费用 转口贸易流程 跨境电商海外直邮模式
答: “四证”分别是供货者许可证、货物入境检疫证明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和预防性消毒 证明等。
问:企业须如实记录进口物品的哪些信息?
答: 企业购入进口物品后,须如实记录物品名称、规格、数量以及供货者的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等信息。
问:企业发现进口物品的包装破损时,应如何处理?
答: 应第一时间封存隔离,避免人员近距离接触,及时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包装破损处进行核酸检测,核酸检测阴性并进行预防性消毒后方可入库。
问:企业对进口物品严格实行 “五查”,具体是哪“五查”?
答: “五查”分别是查进口物品报关手续、检验检疫证明、产地来源及规格数量、核酸检测报告以及进销货台账和消毒记录。
问:企业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的频次有何要求?
答: 涉及进口物品运输、装卸、贮存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一线重点人员,应每2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,其他人员应每周进行 1次核酸检测。
问:对进口物品装卸区、仓库、生产加工等重点区域作业环境,企业应多久进行核酸检测?
答: 企业应每周进行1次核酸检测。
问:对无法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的物品,企业生产加工人员应按照二级防护标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,二级防护标准是指?
答: “二级防护”需要穿好医用防护服、戴好医用防护口罩、防护眼罩/面罩、防护鞋、工作帽等,每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,接触物品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。
问:完成消毒后,企业应如何对生产加工区域等场所进行通风?
答: 每日通风3次以上,每次30分钟。
问:进口物品的时间从何时开始计算?
答: 无论物品何时进口,只要在企业范围内的均须纳入管控范围。
问: “一线重点工作人员”具体是指哪类人员?
答: “一线重点工作人员”是指直接接触进口物品的从业人员、隔离场所工作人员、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。
问:紫外线消毒是否有时间限制?
答: 紫外线消毒作用时间为30-60分钟。
问:公司的进口物品是进口后向第三方购买的,这个如何进行消毒?
答: 对该产品进行拆包时需按照省市防控要求进行层层消毒。
问:进口集装箱、货柜如何进行处理?入关时候做消毒还是到仓库后再消毒呢?
答: 进口集装箱、货柜在入关时对外表面进行消毒,到仓库后如需开箱,则对内表面和物品进行消毒。
问:原包装的货物,仓库四面通风,直接用 84消毒这样可以吗?
答: 外包装六面均需消毒,不拆货物包装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日常区域消毒。
问:如果一批进口物品在总部已完成了逐件层层消杀,运至分部门店后,分部门店是否还需要对这批物品再次进行消杀?如进口物品的总部在宁波市外且市外总部已对其完成消杀,那同批次物品运至宁波分部时,宁波分部是否还需要对该批次进口物品进行消杀?
答: 参照联防联控机制综发[2020]255号《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》,对进口物品装载运输工具和包装原则上只进行一次预防性全面消毒,避免重复消毒,防止专为消毒作业实施掏箱、装箱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作业环节和成本,影响物流和市场供应。如果进口物品在总部已经完成逐渐层层消毒,并由总部出具该批物品经层层消毒的证明,运至分部门点后,分部门店可不再对该批物品进行消毒。如果,总部仅能出具外包装经消毒的证明,则分部在需要打开包装时应落实层层消毒责任。
问:厂区空旷场地搭建户外核酸检测用的简易式雨棚,是否可以作为消杀区?
答: 核酸检测和消杀区不宜使用同一区域。
问:企业是否可以开展自主消杀?还是一定要第三方?
答: 企业可以开展自主消杀,但前提是要按照《浙江省工业企业进口物品常态化疫情防控操作规程(试行)》做好相关消杀工作。
文章转自:象山启创
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谢谢!
咨询热线
021-35380050